游客发表

下调交付预期后,李想提前扔出了大小王

发帖时间:2025-07-06 03:41:23

摘要:只有新品投放还不行,下调想提小王如何应对平台化战略带来的交付挑战才是理想汽车的大课题

文 | 郭怀毅

如果一款产品带来的惊喜不够怎么办?那就再来一款。9月30日,预期在理想L8的后李发布会上,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就给了所有人一个One More Thing(还有件事儿)——理想L7。前扔

但是下调想提小王根据理想汽车(02015.HK,NASDAQ:LI)此前发布的交付公告,理想L7本来应该在2023年一季度发布并交付。预期如此一算,后李L7的前扔发布时间比原计划提前了至少3个月。巧合的下调想提小王是,作为当天发布会的交付主角,理想L8同样是预期一个“早产儿”。

根据多家媒体此前的后李报道,理想L8的前扔发布时间最初预计为今年11月。但在小鹏G9正式发布后的第二天(9月22日),理想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将L8的发布日期提前至9月30日。

为什么理想汽车突然迎来了两个“早产儿”?有分析指出,因为除了“友商”带来的压力之外,在目前的产品换代周期中,理想ONE已经难以承担起销量基本盘的作用。8月,理想ONE销量仅为4571辆,同比和环比下滑均超过50%,这让理想汽车成为当月唯一一家同比和环比均出现下滑的造车新势力。

9月5日,理想汽车宣布理想ONE将于10月停产后,舆情更是席卷了这家新势力车企。与此同时,理想汽车的客户也开始加速分流。汽车销售服务平台“车fans”创始人孙少军表示,除了小鹏新发布的G9,华为加持的问界M7也在分流理想汽车的潜在客户且数量更大。

理想ONE近乎崩盘一样的市场表现,直接拉低了理想汽车在整个三季度的销量预期。9月26日,理想汽车称预计第三季度车辆交付量约为25,500辆,此前交付量预期为27,000至29,000辆。消息一出,理想汽车的盘前股价直接从上涨超2%变成下跌超3%。

在这样的局面之下,如何稳住潜在客户,并保证他们不会投入“友商”的怀抱自然成了理想汽车的当务之急,所以也难怪李想会在发布上公开对消费者喊话:“L7 ,绝对值得你再多等几个月。”

01

换代后的两个全新“理想ONE”

作为理想汽车的首款车型,理想ONE的销量在近3年的时间里超过20万辆,让公司仅靠这一款产品,就成为了新势力的绝对头部。

在9月30日的发布会上,李想表示理想ONE并未停产,理想L8 就是理想 ONE 的 换代,命名为 L8 是因为理想重新梳理了产品序列。

据悉,全系六座的理想L8共有两款车型Pro(低配)和Max(高配)两个版本,官方指导价分别为35.98 万元和39.98 万元。动力配置方面,两个版本标配理想汽车自研自产的1.5T四缸增程器,CLTC工况下油耗为5.9升/100公里,配合42.8千瓦时的电池组,可实现CLTC综合续航里程1315公里,理想汽车自研的空气悬架也为标配。

L8 Pro版和Max版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车内智能交互和辅助驾驶领域。例如在车内智能交互上,Pro版没有15.7英寸LCD后排娱乐屏,高通8155芯片也比Max版本少了一枚。辅助驾驶上,Pro版采用了一枚地平线征程5芯片,Max版是两枚英伟达Orin-X芯片;800万像素摄像头数量为1:6;200万像素摄像头数量为9:5;Pro版没有安装Max版本的128线激光雷达。

作为发布会的另一个主角,全系五座的理想L7也分为了Pro和Max两个版本,售价分别为33.98万元和37.98万元。二者在动力方面都采用了理想的四驱增程电动系统,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达到1315公里,和L8一样。同样,L7也标配了理想汽车自研的空气悬架。从配置来看,L7和L8两款车型非常类似,L7 Pro和Max版的主要区别也集中在了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的芯片与传感器方面。

可以说,作为理想汽车第二代平台的两款产品,理想L7几乎就是五座版的L8,二者在外观设计、前后轮距、轴距以及多项配置上几乎完全一致。而由此产生的问题就是,在如此之小的产品差距面前,L7与L8会不会产生兄弟阋墙的局面?毕竟在造车新势力中,已经有企业陷入了类似的困境。

以蔚来汽车为例,虽然今年ET7和ES7已经先后开启交付,但从7月至9月,蔚来汽车的销量始终保持在1万至1.1万辆的区间。也就是说,新产品并未带来销量增长,充其量只是在侵蚀原有产品的市场份额,这无异于陷入了内耗之中。

02

新挑战,从大单品到平台化

在刚刚过去的9月,理想L9的首个交付月份就突破万辆大关,理想的交付量也重新回到1万辆以上。但对理想汽车来说,这只是平台化挑战的开始。

众所周知,理想汽车此前推行的是大单品战略,即通过全力打造一个爆款产品,让公司打开市场,理想ONE就是这一战略下的成功案例。就曾在研报中指出,理想汽车大单品战略成效显现,理想ONE已经成为大中型SUV 市场销冠,且在规模效应下,盈利能力业内领先。

但市场格局在快速转变,各大新势力都依靠全新的平台推出新一代车型。以蔚来为例,其ES7、ET7和ET5均来自全新的NT2.0平台。

作为另一个强力对手,正在抢夺理想客源的问界M系列也是平台化车系,而且提供了从20万至50万元的产品以及增程和纯电两种版本,这明显都会对理想汽车构成重大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想已经调整了理想汽车的战略,将此前的大单品转变为平台化。

在今年5月的一季度财报会议上,李想就表示:未来,理想汽车的产品组合策略类似于iPhone。针对不同的价位,借助一套有效的技术平台,推出iPhone 12 Pro Max、iPhone 12 Pro 、iPhone 12和iPhone 12 Mini等一系列不同产品,在不同的价位,精准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

随着战略从大单品切换至平台化,新的挑战也随之产生。

在大单品时代,理想汽车只有理想ONE一款产品,一个配置。这就让物料与生产领域的工作相对容易展开,同时也保证了理想汽车较高的毛利率。

但在平台化战略下,理想汽车需要生产L7、L8和L9三个车型,共五个配置,再考虑到理想汽车目前只有常州一个工厂,年产能也仅为10万辆,如何调配物料供应和生产计划就成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此外,大单品时代的高毛利率能否继续保持,也成了理想汽车的新课题。

相比之下,蔚来和小鹏在平台化战略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产能及规划上也更为充裕。目前,蔚来第二工厂已经投产,设计年产能可达100万辆;小鹏汽车的广州和武汉工厂投产后,设计年产能可支持60万辆;问界虽是后来者,但两江工厂有约15万辆的年产能,扩建后产能更有望达到70万辆。相比之下,理想汽车在建与规划的产能总和约为30万台。

有分析人士指出,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到目前的阶段,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产品力竞争,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和供应链的波动,让企业的产能布局和供应链韧性都成为了竞争中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理想汽车能否顺利从大单品战略过渡到平台化战略,是对管理层的一次重大考验。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